
电镀污水处理设备
所属分类:
关键词:

咨询热线:
电镀污水处理设备
针对电镀行业综合排放水水量大,有害物质浓度低难处理的难题以及新标准实施的环保压力,采用分级分离处理综合排放水的工艺,能有效提升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经济性,不仅彻底消除废水中的低浓度有害物质,满足最新行业排放标准,并且进一步深度处理,使废水达到不同的生产回用标准。
电镀废水处理流程
钝化浓缩液用提升泵将浓缩液输入到还原池内,通过计量泵将硫酸液加入还原池内,使还原池pH值达到2-3,然后通过计量泵将还原剂亚硫酸加入还原池内,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
经过还原处理的钝化液和前处理,镀锌、镀镍水洗水进入大调节池中,各种废水在调节池中经过充分的均化后经提升泵提升至反应池1中,通过计量泵进入CaCl2,以破坏Zn2+的络合物,在反应池2中通过计量泵进入NaOH,调节pH值在9-11范围内,然后废水流入反应池3中,通过计量泵进入助凝剂PAM后进入斜板沉淀池中,金属氢氧化物形成污泥沉入污泥斗中,上清液自流进入中和池进行酸碱调节,调回pH值在6-9范围内,然后排放。斜板沉淀池中污泥定期排放至污泥池,用厢式压滤机处理成泥饼后外运深埋,污泥水返回调节池
工艺特点
分离工艺配置合理,可靠性好,效率高
直接进入膜分离系统、避免重复加药、降低废水运行成本
降低反应综合池废水处理负担,保证了后级处理负荷平衡
大大减少了酸和碱的用量
出水为工业软化水的标准,可用于生产中辅助用水环节
相关产品
纳滤与反渗透同属脱盐性质的膜技术范畴,纳滤膜的孔径范围为纳米量级,故称为纳滤膜。纳滤膜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200-1000Da;二是纳滤膜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纳滤的应用领域与反渗透的应用范围有很大差异,反渗透膜属于全无机盐谱系的无选择高比例脱除,而纳滤膜属于有选择的无机盐脱除即对高价离子具有高脱除率而对低价离子具有低脱除率。纳滤膜材料也有聚酰胶及磺化聚醚砜等多种类别。纳滤膜工艺在低脱盐率的同时,降低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差,降低了工作压力与工艺能耗并可有效截留病毒、细菌、氨氮、杀虫剂、除草剂、三卤代烷前驱物等多类有机物质,从而降低BOD、TOC及色度等指标。
反渗透装置是将自然水源为原水,经过原水泵加压后通过混凝砂滤、活性炭滤、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或阻垢加药系统及精密保安过滤等工序,再通过高压泵加压,经过反渗透膜,利用孔径相当于0.5nm的反渗透膜,使较高浓度的水变为低浓度水,同时将工业污染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杂质全部隔离,从而达到饮用规定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标准,还可以配置不同工艺,满足不同需求。